
只要細心留意一下大市, 不難發現雖然現在股票市場好像牛氣衝天, 但和97年雞犬升天的情景好不同. 當時, 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隨便手火揀 一隻, 都有40%-50%的利潤. 今年卻好不同. 除了新上市及當炒的國企之外, 許多二三線股的股價基乎還是停留在SAR時期的水平. 就算各大如和黃(0013.hk)也只是最近一兩個星期才用似樣的升勢. 其他股票更停滯不前,甚至下跌, 完全不能分享大牛市的資金追捧. OK
無獨有偶, 香港的樓市也出現兩極化的情況. 一些豪宅區, 呎價早已土超越97跌市前的水平, 山頂豪宅更似天價$50000創了世界紀錄. 反觀非豪宅區仍然同97高峰期還有漫漫長路.

有位相當成功的樓盤炒家曾經教過我, "炒樓炒豪宅, 自住買(低價)大宅". 可見樓市升最主要的動力是炒家和地產商自己. 例如之前熱炒的一號銀海, 就全靠信和頂住不減價, 炒家繼續玩接火棒的遊戲.
股市也是相同的情況, 一堆新上市的國企, 這些巨無霸, 無人知道值幾多錢,皆因業務實在太複雜,同時要兼顧政治同利潤, 無人了解它們的質素, 只要同金融或國企有關便會暴升. 皆因有一堆基金在不停炒高.
後市展望:
如果豪宅的上升真是因為炒賣的話,將不能持久,因為炒家一定會在適當, 豪宅炒賣的利率空間越來越少, 普通的豪宅,好似貝沙灣,寶翠園, 都會馬尺, 基本上已經已經開始蝕讓. 剩下只能炒賣一些半山罕有的超級豪宅.但資金並沒有轉向中低價樓, 中低價樓之前升好少, 現在卻有被豪宅拖類之勢. 反而租金開始上升, 應該是有大量用家有需求, 但是又擔心樓價會跌, 所以租盤的需求大為增加. 相信只要對樓價回復信心, 中低價樓的需求會大為增加, 重而拉近豪宅同中低價樓中間的不合理的距離.
股票市場同樓市應該有相同的情況. 大戶熱炒國企, 相信升勢已到尾聲. 同時見到一些保守的價值基金在默默低吸一些受冷落的優質和高息股. 例如 SCMP(0583.hk) 和 魏橋紡織 (2869.hk) 都見基金在吸納. PCCW(0008.hk) 壹傳媒(0282.hk)和德昌電機(0179.hk)也見大股東在收集. 相信短時間有機會上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